快穿:变美后,我躺赢了 第199节
作者:萨琳娜      更新:2025-04-13 15:47      字数:2258
  子谦是赵青云的字,是唐先生为他取的。
  “慎之兄,我也很高兴,能够和你一起进京。”
  赵青云俊美的脸上,始终挂着和煦的笑容。
  他的气度,他的容貌,是温润如玉的君子,又有着魏晋名士的风流。
  季克己眼底闪过一抹羡慕。
  赵青云始终是他无法超越的高峰。
  他的才学,他的容貌,甚至于他的家人……
  都让季克己羡慕不已。
  唉,同样都是被家族所不容的贫家子,自己成了人人嘲笑的“赘婿”,而赵青云却过得这般恣意、骄傲。
  同样都是柔弱的母亲,自己的母亲不敢跟儿媳妇计较,就偷偷搞小动作,阴奉阳违,让季克己都头疼不已。
  赵青云的寡母呢,事事都听儿子的,半点都不会违逆。
  偶尔有些奇葩的举动,可结局是好的啊。
  赵青云明明是少年俊才,却没有过早的被婚姻束缚。
  将来高中了,就能娶到更好的妻子。
  不像他——
  呃,好吧,季克己必须拍着良心说一句:自己娶郑晚君,绝对是高攀了。
  季克己也是在成为郑家的女婿后才知道,妻子的祖父居然是朝廷重臣,大伯、二伯也是封疆大吏。
  郑家,在京城也是响当当的一号人家。
  他一个市井小民,却能娶到郑家的女儿,绝对是祖坟冒青烟。
  但,有个尊贵的妻子,对于他来说,也是压力极大的。
  在家里,他根本就没有话语权。
  衣食住行,父母兄弟,都是妻子在做主。
  他敬爱妻子,也记得那年夕阳下的心动,可妻子太强势了。
  有了孩子后,她更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
  这让季克己有种“我莫不是种牛”的荒唐感觉。
  冯家的表妹,确实样样不如郑晚君,可她的眼睛里只有自己。
  一想到表妹,季克己的心便有些发虚。
  他赶忙收敛心神,开始跟赵青云讨论功课。
  第二辆马车里,顾倾城身边围着两个侄女儿。
  一个是赵族长家的孙女儿,一个则是她顾家的亲侄女儿。
  两个女孩儿都是十二三岁的年纪,模样清秀,稚嫩中又带着懂事。
  “阿婶,郑娘子怀了身孕,怎么还陪季举人进京啊。”
  被顾倾城取名赵淑仪的小姑娘,有些不解的问道。
  顾倾城,“许是习惯了吧。”
  习惯了家里家外一把抓,怀了孕,也要掌管丈夫的一切。
  “又或者,人家小夫妻感情好啊。”顾倾城说着自己都不信的话。
  这对夫妻,成亲不过三年,就已经有了貌合神离的趋势。
  顾倾城敢打赌,他们要么“相敬如冰”,要么反目成仇。
  “感情好,那怎么还带了个表妹?”
  顾家的小侄女儿,被顾倾城取名顾兰音,名字很优雅,但小姑娘却很彪悍。
  她还有个最妙的地方,那就是天生神力。
  三四岁的时候,就能举起一百多斤的石碾子。
  凶残如郑屠夫,都被小孙女吓到了。
  后来,女儿有了“出息”,能够照拂娘家人,郑屠夫就把小孙女给塞了来。
  不求她学什么本事,就是希望她能靠着女儿,嫁个好人家。
  顾兰音跟在顾倾城身边三四年,倒是没有那么的五大三粗,看着也有了娇弱的气质。
  但,骨子里的彪悍与犀利,却不是轻松能改变的。
  “那个冯表妹不是来陪季家小娘子的吗?”
  赵淑仪略显天真。
  顾兰音直接撇嘴,“季家真有意思,又不是去投奔亲戚,而是去考科举,结果不但带了怀孕的妻子,连弟弟妹妹、表弟表妹都带上了!”
  顾倾城也暗暗点头,是啊,季家的行事,确实“有趣”。
  唯有赵淑仪,一脸的纠结。
  她很想告诉顾家的妹妹,他们赵家,不也是带了一长串的亲戚?
  怪力少女顾兰音却表示:我们跟季家的亲戚不一样!
  我们陪着姑母和表哥,是因为我们有用处。
  而季家的亲戚呢,分明就是一群蝗虫。
  不能帮忙也就罢了,兴许还会惹祸。
  顾兰音虽然有乌鸦嘴的潜质,不过在路上的时候,季家一行人还算安分。
  一个月后,大部队终于抵达了京城。
  望着巍峨的城门,看着繁华的城池,众人都有种乡巴老进城的感觉。
  “夫君,阿兄来接我们了!”
  郑晚君是极少数坦然自若的人。
  她指了指城门外的一个人影,语气中带着骄傲。
  “慎之兄,你们既然京中有亲,只管去。我们另行寻找住处即可。”
  赵青云不想跟季克己靠得太近,趁机告辞。
  不行!
  不能离赵青云太远!
  否则——
  季克己心里叫嚣着,可又想不出合适的理由。
  一时间,他竟有些埋怨郑家人多事……
  ps:月初的保底月票,快到某萨的碗里来吧,(*^▽^*)
  第165章 男主极品亲娘(五十三)
  斗米恩,升米仇!
  郑家给的太多,把季克己捧得太高。
  季克己本身也太年轻,忽然经历了这么多的惊喜,心就飘了。
  赵青云在跟季克己同行的第一天,就发现了他的状态不对。
  这人,很危险啊。
  已经一脚踩在了悬崖边儿上。
  若是能够及时醒悟,或许还有救。
  可若是继续得意忘形,就会一脚踩空!
  这样的人,赵青云暂时还不想接触。
  不是人品不好,而是不够清醒,不够聪明!
  赵青云早已不是当年的单纯少年,他的世界也不是非黑即白、是非分明。
  人品好与不好,反倒并不重要。
  关键还是要聪明!
  “走吧!”
  赵青云跳上自家的马车,对着车夫说了一句,“去平康坊!”
  京城一共一百零八坊,平康坊是出了名的“红灯区”,但国子监也在这个坊。
  所以,许多读书人,或是赶考的举子,都会来平康坊。
  赵青云是个走一步看三步的人。
  既然决定要来京城参加春闱,也会提前做准备。
  一个多月前,他就让堂兄赵青阳先行一步来到京城。
  考察东西二市,寻找合适的房舍。
  京中有恩师唐先生的家人,赵青阳也不算人生地不熟。
  赵青阳非常能干,在河阴县这几年,也历练出来。
  来到京城后,有了唐家的帮忙,不到半个月,就买到了合适的院落和铺面。
  房子就在平康坊,一处三进的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