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作者:不识朝朝      更新:2025-04-13 15:57      字数:1959
  祝蔚煊:“……”这么跋扈?
  净无装模作样地哭诉:“不仅如此,将军还要对臣私自用刑,臣与将军同为陛下的臣子, 将军岂能这般处置臣?”
  祝蔚煊:“将军此举实在不妥。”
  语气平淡,显然是敷衍。
  净无只装没听出陛下的意思, 继续道:“臣一心为陛下,陛下可一定要为臣做主啊。”
  祝蔚煊:“朕会好好说将军的。”
  净无心梗了一下, 陛下这已经是明目张胆地包庇了。
  不过想想, 陛下和将军什么关系?陛下和自己又什么关系?
  偏心实在太正常了,净无巴不得陛下对将军多多偏爱。
  祝蔚煊也懒得看他演戏:“行了, 退下吧。”
  净无:“那臣告退。”
  孙福有等净无出来后才进去,身后小栗子端着茶水点心跟着。
  孙福有一一摆放到案台上,给陛下沏茶,小栗子躬身退了出去。
  祝蔚煊一边喝茶,边问:“将军和净无在殿内待了多久?”
  孙福有回道:“约摸一炷香的时间,将军就出来了。”
  祝蔚煊嗯道:“将军脸色如何?”
  孙福有摇了摇头:“将军面上无甚表情。”
  祝蔚煊:“嗯。”
  他其实挺好奇赵驰凛心里在想什么,如今想起梦中之事了,却还要装腔作势。
  将军当时想起梦里的事,是何反应?
  不过这对祝蔚煊来说只是一个小插曲,很快他就又继续处理公务,淮海地区的洪水泛滥,先前派了治水的能臣过去,如今要修河堤加固要银子。
  祝蔚煊为避免银子派发下去被私吞,正在考虑派谁过去办这件事。
  孙福有听到陛下轻叹了一口气。
  “陛下,您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祝蔚煊:“将军若是没受伤,朕就不必这么烦了。”
  朝中那些大臣,祝蔚煊思来想去,最后发现他还是最信任将军。
  孙福有会错意:“将军身强体健,修养起来很快就会好的,陛下不必担心。”
  祝蔚煊合上了奏折:“朕是说这个赈灾的银两,若是将军没有受伤,朕就能派他去办此事。”
  朝廷每年派发的银两那么多,这一层层拨下去,最后到手其实所剩无几。
  河堤年年修,一遇洪水就崩塌,归根究底,还是偷工减料了。
  孙福有也不敢妄议国事。
  祝蔚煊决定先不拨银子,修河堤之事不急于一时。
  —
  次日傍晚。
  祝蔚煊处理完国事后,看了一眼外面天色,晚霞铺满整个天空,似一团火,很是瑰丽。
  今日天气不错。
  祝蔚煊:“备马车,去将军府。”
  孙福有:“是。”
  王伯听到陛下又来了,立即去迎接,就见陛下轻车熟路地往他家少爷的住处去,赶紧追了上去。
  “草民参见陛下。”
  祝蔚煊:“嗯,将军这两日伤口可有好好换药?”
  王伯躬身回道:“草民按刘太医的交代,早中晚各一次给少爷换药。”
  祝蔚煊边走边问:“可有渗血?”
  王伯:“回陛下,没有渗血。”
  说话间已经来到了赵驰凛的院子。
  下人见陛下过来,忙跪在地上行礼。
  王伯:“少爷呢?”
  “少爷在书房。”
  祝蔚煊便抬脚去书房,孙福有和王伯一同跟上。
  书房门是关着的,王伯上前一步敲了敲门,“少爷,陛下来看您了。”
  很快就听到屋里椅子挪动的声音,脚步声由远及近,门从里打开。
  赵驰凛:“臣参见陛下。”
  祝蔚煊抬手托了一下他的胳膊,“不必多礼。”
  赵驰凛站直:“多谢陛下。”
  祝蔚煊抬脚进了书房,赵驰凛跟在他身后,孙福有见状便把门阖上,看了一眼王伯,“院里等吧。”
  每次陛下过来,王伯都提了一口气,整个人都是惶恐的。
  孙福有笑着和他边走边道:“将军是有功之臣,如今又因剿匪受伤,陛下仁心,自是惦记着将军的伤势,不必太拘束。”
  王伯:“陛下厚爱。”
  不怪王伯小心谨慎,实在是君心难测,他不免担心。
  孙福有能理解,毕竟王伯也不知道陛下和将军之间的关系。
  书房内。
  祝蔚煊走到赵驰凛刚刚坐的位置,拿起案台上的纸。
  赵驰凛:“陛下恕罪。”
  祝蔚煊也没问他何罪之有,又把宣纸放了回去,“刚刚在练字?”
  赵驰凛这个时候只能含糊“嗯”一声。
  祝蔚煊冷哼,环视一圈,见架上的书还挺多,都整整齐齐摆放,事实上将军虽是武将,但离京之前也是世家公子,念书做文章也极出彩。
  陛下目光落在了一旁看起来不太一样的书封上。
  “陛下。”
  祝蔚煊觑他:“怎么?朕不能看?”
  赵驰凛委婉:“是臣学习伺候陛下的书。”
  祝蔚煊:“……”
  “此等污秽的书籍岂能摆在台面上?也不怕下人打扫的时候瞧了去。”
  赵驰凛:“臣的书房除了王伯,没人进来,王伯不会随意碰臣的书,陛下放心。”
  祝蔚煊坐下,拿起那书翻开,片刻后又阖上,训斥道:“污言秽语,以后不准再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