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作者:来碗热干面      更新:2025-04-16 14:00      字数:1820
  李旦连忙行礼。
  秦始皇点了点头,随即看向了李渊。
  李渊会意,连忙上前。
  “先说韦皇后是什么情况,她...”
  李渊怕又出来第二个女帝。
  “回曾祖父,韦皇后死了,被我儿子李隆基所杀。”
  “好啊!”
  旁白哥:
  李旦,李治与武则天的第四子。
  一生中三让帝位,两度为帝。该是你的还是你的。
  与李显情况一样,同样是两度为帝。但不同的是,李旦要不比哥哥李显有本事一些。
  李旦自幼谦恭好学,精通书法。
  武则天废掉李显后,就扶持李旦登基。但这时的李旦和李显没区别,都是武则天手里的傀儡皇帝,下了朝还被软禁于宫中。
  时间一晃,李旦就这样当了六年的傀儡皇帝。
  直到公元690年,朝中百官、宗亲外戚、四夷酋长,甚至连僧尼道土都纷纷请求武则天称帝,李旦也只得迫于形势,请母后称帝。
  自已则是被降成了皇嗣。
  从此李旦成为了武氏诸侯,以及酷吏的攻击目标。在李旦的皇嗣生涯的前三年里,就经历了皇子身份几乎被废除,接见公卿百官的权利被剥夺,两个妃子被处死,甚至被诬告谋反的层层磨难。
  八年后,武则天迫于压力,决定再立李氏为储君,李旦主动请求将储君之位让于李显,于是武则天复立了李显为皇太子。
  公元705年,神龙政变。
  当时李旦统率南衙禁军,捕获张氏党羽,因功被拜为太尉,以宰相身份参与国政。
  不久后,李旦辞职,并拒绝了李显立他为皇太弟的恩赐。
  李显驾崩后,韦皇后效仿武则天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帝,也玩起了垂帘听政那一套。
  然而韦皇后没笑几天,李旦的儿子李隆基联手太平公主,密谋发动了兵变。
  成功杀死了韦皇后及其党羽,迎李旦入宫辅佐少帝李重茂。
  在李隆基等人的劝说下,李旦接受了李重茂的让位。
  李重茂,大唐第六任皇帝:十七天皇帝体验卡到期。(不来)
  第二次登基的李旦终于掌握了实权,在位期间革除弊政,使朝政呈现出一派振兴气象,史称复有贞观永徽之风。
  李隆基被立为太子,太平公主可不消停,仗着李旦的信任,与李隆基对着干。
  有一次,太平公主借题发挥,说彗星天象,表面太子将要成为天子。
  太平公主的本意是:你儿子李隆基要谋反啦,你快点处死他呀~
  结果怎料,李旦以为是老天爷要他禅让,而且他自已能二度为帝也全都是李隆基的功劳。于是索性‘传德避灾’。
  太平公主人都傻了:我踏马是这个意思吗!
  很快,太平公主及其党羽被李隆基全部铲除,领了盒饭。
  李旦正式将皇位传给了李隆基,自已当了太上皇。
  三年后,李旦病逝,终年五十五岁。
  李旦一生两度称帝,三让天下。
  一让母亲、二让哥哥、三让儿子。
  也正是因为李旦的宽厚恭谨、安恬好让,才使得他多次于危局中幸免于难。
  听罢之后,李世民上前拍了拍李旦的肩膀。
  “好孙儿,辛苦你了,摊上这样一个娘。”
  一旁武则天和李显神情古怪,什么意思啊什么意思啊。
  李显表示:为什么我来的时候,爷爷你不这样安慰我啊..
  随后,李旦交由孙权安排了。
  ...
  第209章 弄啥嘞
  转眼十日后。
  秦始皇可能是因为输给了刘邦,所以本来是打算李旦来的第一天就再次出城的。
  但由于胡亥等人的神兵一直没有修复,所以这才等待十日。
  与此同时,李世民、刘裕等人也都奖赏了专属武器。
  李世民三千龙珠购置了一柄青色的长剑,名为:青云九霄。
  剑长三尺,剑纹刻云霄,轻巧又不失尖锐。
  刘裕三千龙珠购置一柄七尺长槊,名为:盘龙槊。
  柄身一条五爪金龙盘绕其上,从尾至枪头。通体成暗金色,给人一股极强的压迫力。
  可把司马绍给羡慕坏了。
  一切准备就绪,即刻出城。
  出城一队队长:秦始皇。
  队员:胡亥、王莽、刘秀、曹操、司马绍、黑虎。
  携带神圣计划、七娃葫芦、乾坤袋。
  出城二队队长:刘邦。
  队员:刘彻、刘备、刘裕、李世民、高演。
  携带玉玺及其他宝物。
  刘秀本来是去二队的,但秦始皇说什么也要他来一队,刘邦胳膊拧不过大腿,只好从了。但条件是拥有神兵后的刘裕、李世民得归他。
  秦始皇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同意了。不然就算赢了,也不光彩。
  如此,两边实力几乎一致。
  同样都是五柄神兵+一柄黑龙剑。紫光龙纹剑胜过赤霄剑,但二队携带的玉玺却是胜过神圣计划。综合水平之下,一二两队可以说是实力完全相当。
  东、北城门同时开启,这一次不是为了龙珠,而是为了始皇尊严。
  入眼,两边城门场景基本相同。
  飞沙走石,什么也看不见。貌似是处于一片沙漠之地。
  秦始皇没有任何犹豫,率先大步走出了东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