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节
作者:原来缘尽啊      更新:2025-04-19 15:23      字数:3120
  此时王承恩也很头痛,这该如何向崇祯皇帝交代啊。
  还好不一会李适就出现在崇祯的寝宫外,王承恩赶紧把李适拉到墙角,不满的说道,
  “你今天干得这事,难道就不怕皇上知道?”
  李适撇撇嘴,
  “我李适一身正气,行得正,站得端,怕什么?”
  王承恩顿时大怒,李适赶紧说道,
  “等会我见了皇上,把京营的兵权让出来总行吧。”
  王承恩这才满意的点点头,只要兵权不在李适手上,他最多就是一个权臣,对崇祯皇帝就没有威胁。
  “咱家会在皇上面前给你说好话的。”
  李适嘴角一笑,等本官在户部叱咤风云,掌握天下财权,把钱袋子捏在自己手里,号令天下谁敢不服。
  李适当即进殿觐见崇祯皇帝。
  随后而来的郑三俊就被王承恩挡在殿外,以皇上龙体不适拒绝觐见,郑三俊只得十分落寞而无奈的离开。
  崇祯此时早已经醒来,只是神色黯淡,郁郁寡欢的样子。
  见李适来了,崇祯才挤出一丝笑脸,
  “李卿来了,快赐坐。”
  待李适坐下,崇祯才说道,
  “朕还以为是一场梦,直到再次醒来才知道李卿你真的回来了,并且平定了叛乱。”
  李适微微一笑,
  “都是陛下鸿福齐天,大明江山稳如磐石,即使臣没有及时回来,那也早就将叛乱给平定了。”
  崇祯一脸苦笑,
  “这次朝臣集体反叛朕,更是有英国公,定国公等顶级勋贵,这可是与我大明同戚的勋贵啊。”
  “甚至还有内阁首辅和大量高官参与,朕对他们可一点都不薄,高官厚禄恩荣并济。”
  “他们如何敢反朕?如此天下人该如何看朕啊,朕只感觉颜面尽失,无颜见列祖列宗啊。”
  李适也是尴尬一笑,说起来这次叛乱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自己收刮太甚,三番五次挑战他们的底线。
  但是你们这叛乱就不对啰,有什么事可以给本官说嘛,本官可是一身正气,肯定会酌情考虑你们的提议。
  你们非要干大事,这下好啦,大明银行的钱包又要鼓起来啦。
  这次至少又是一千万两的收益,关键还腾出这么多的位置,我李适表示真的赢麻了。
  “陛下,其实这都是臣的错啊。要不是臣非要让他们借粮,还有购买债券,他们肯定不会叛乱。”
  “臣是大明的罪人,请陛下治臣之罪,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崇祯摇摇头,振作了一下精神,
  “李卿都是为了朕,为了大明的江山。没有李卿的时候,大明对外接连战败,内无一月之存银。”
  “有了李卿后,我大明对外接连都是捷报,更是攒下了数千万两的白银,如此大明中兴有望啊。”
  “朕其实也知道侵犯了这些勋贵百官的利益,可是确实没有想到他们居然会叛乱,朕之过错也。”
  “朕向天下下罪己诏,承认朕之过错,希望得到天下百姓和官员的理解。”
  李适眼睛一红,都把皇帝逼到下罪己诏,这是对自己有多关爱啊。
  “臣李适无以为报,只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崇祯笑着对李适说道,
  “李卿的忠心朕是知道的,朕的身体御医也说了,需要时间休养。这最近的国事就麻烦李卿了,太子还小,李卿要多多担待。”
  李适当即拿出今日的廷推结果递给崇祯,
  “陛下,这次叛乱牵连了大量的官员,内阁六部缺员严重。这朝廷也是多事之秋,今日臣便主持了廷推,将官员补齐,好保障朝廷政令畅通。”
  崇祯看都不看,将李适的折子压下,
  “李卿办事,朕放心得很。”
  李适只好说道,
  “陛下,您还是看下,要是有不喜的官员,臣也好将他换下,再次推荐合适的官员。若是陛下满意,臣就好通告天下。”
  崇祯只好拿起来看,看到内阁四人,崇祯皱了一下眉头,不悦的说道,
  “为何内阁补充辅臣,没有李卿的名字。”
  李适当即解释道,
  “陛下,臣是崇祯十三年的榜眼,自今未满三年。现在已经是破格录用,要是再入阁,恐遭天下人不满。”
  崇祯当即怒气冲冲的说道,
  “以李卿的才能政绩,就算是内阁首辅也做得,哪里需要管他人的闲言碎语。”
  见崇祯生气,一旁的王承恩赶紧说道,
  “陛下,可不能动怒,御医可是再三叮嘱。”
  李适也说道,
  “陛下莫要动怒,在哪里都是为大明效力,为陛下尽忠。臣得大臣们推荐为户部尚书已经不甚惶恐。”
  崇祯再次把折子拿起来一看,果然户部尚书一栏是李适的名字,这才满意的说道,
  “上次朕就有意提拔李卿为户部尚书,李卿的敛财能力举世无双。这户部放在李卿的手里,如此朕再也不用为了银两而担忧。”
  说着崇祯又再次将廷推的官员看完,都是一些朝堂上素有清名的大臣,崇祯再次满意的点点头,
  “李卿你主持的廷推,朕很满意,如此就按照这折子上的名单昭告天下吧。”
  李适接过折子,又说道,
  “陛下,臣自转任户部尚书,这京营提督的职务就该放下。”
  崇祯顿时大惊,这京营如此关键的位置,再加上这次叛乱的影响,不放在自己人的手上,晚上哪里睡得着。
  “李卿这京营提督的职务你还是兼任吧,朕只信任你。再说你刚把京营捋顺,这京营可万万不能没有你。”
  李适微微一笑,
  “陛下,臣担任户部尚书后,正准备大展拳脚,整顿我大明的税制,增加朝廷的收入。”
  “实在没有精力关注京营,臣看陛下是不是选一个信任的大臣担任京营的提督,顺便将京营的总督和监军太监补齐。”
  第232章 李适卸兵权
  崇祯赶忙摆手说道,
  “即使再忙,京营也不得落下,朝廷好不容易有一支有战力的军队。”
  “京营若是没有李卿,肯定再次糜烂,李卿的心血可都废了,对朝廷来说也是很大损失。”
  李适只好说道,
  “那臣保留提督的职位,但是选一个协理京营兵务大臣来主持京营的日常工作,另外将京营的总督和监军太监给补齐。”
  崇祯这才点点头,
  “那协理京营兵务大臣李卿可有合适的人选,此人必须要精通兵务。”
  李适当即说道,
  “原江北督师朱大典,陛下认为如何,此人最近正在京师。”
  崇祯当即便想到这个人,崇祯十三年因为贪腐问题被革职,但是的确精通兵务。
  “这朱大典崇祯十三年的时候在中原战场多次立有战功,朕记忆犹新。后来因为弹劾他贪腐的官员太多而被革职。”
  李适微微一笑,这个朱大典也是浙江人,看到李适这个老乡在朝堂上混得风生水起,便要来投靠。
  李适肯定喜欢这种人,人品不咋的,但是有能力啊。
  “陛下将他好好训斥一番,再将他提拔重用。如此朱大典必定感恩戴德,尽心尽力为陛下效力。”
  崇祯点点头,
  “那就让朱大典协理京营兵务吧。这京营的总督李卿认为何人可以担任。”
  李适当即说道,
  “新乐侯刘文炳可以担任。”
  崇祯顿时一愣,这刘文炳可是崇祯的表弟。虽然崇祯也很意动,但还是说道,
  “这新乐侯才能平庸,如何能担任京营总督的位置。”
  李适淡淡一笑,
  “可是他是陛下的表弟,对陛下忠心耿耿,绝对不会背叛。”
  崇祯再次心动,但还是摆摆手,
  “他啊,忠心是没有问题。可是太过于年轻又不谙世事,如何能担起京营的重任,百官肯定不服。”
  李适还是笑着说道,
  “能力不是问题,关键是要忠心,京营事务有协理大臣朱大典处理,新乐侯只需要掌控大局便是。”
  “这天下可是陛下的天下,陛下安排一个京营总督,谁敢说三道四的。”
  崇祯顿时哈哈大笑,对,朕可是大明皇帝,难道还不能安排个自己人。
  “那就让新乐侯担任京营的总督吧。”
  崇祯越看李适越满意,这李卿虽然有点结党把持朝政的迹象。但是忠心耿耿,又知道进退,关键还让自己大权在握的感觉。
  李适又说道,